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前身为北京石油js3022金沙总站,创办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为我国石油高等教育奠定了探索发展之基。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批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建设克拉玛依校区,标志着js3022金沙总站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上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6年,校区首批本科生入学。8年来,校区坚持“立足新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和“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服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布局,健全人才培养体系,丰富深化办学内涵,努力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时代新人。校区传承js3022金沙总站70余年的深厚办学积淀,立足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在js3022金沙总站“一校两区多点”办学新格局下,着眼国家、区域和行业发展需求,在学科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建设规划等方面与校本部差异化融合发展。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给js3022金沙总站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体现了对js3022金沙总站办学追求和育人成效的肯定。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区现有在校生约9400人。校区依托js3022金沙总站办学特色与优势,面向自治区能源领域发展需求和“九大产业集群”建设,布局了“双一流”学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依托对口支援“19+1”共建平台全面推进西部地区人才紧缺专业发展,打造优势学科专业集群,现有本科专业26个,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6个学科门类。入选自治区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重点专业2个,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19门。校区办学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校区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价值理念引导毕业生在西部基层建功立业,历届毕业生中有1/3学生升学,1/4留在新疆就业。
系统构建“派引援育”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校区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在校本部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对口支援平台,创建了校本部派遣、外部引进、高校援建、合力培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现有教职工740人,其中专任教师513人,高级职称和博士占比均超过55%。全职引进中科院院士1人,有国家重大人才工程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13人,自治区“天山英才工程”9人,自治区天山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各级各类人才项目称号达到126人次。
凝练培育校区核心竞争力。校区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落地建设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分室,校企共建非常规油气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西北研究中心、新疆多介质管道安全输送重点实验室,加快科研团队培育,近年来科研能力进步显著,获批首个国家级重大项目、首个省部级创新团队。坚持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落实两个“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理念,成立数智油气现代产业js3022金沙总站,牵头成立新疆新工科教育联盟,建立了39个稳定、优质的企业工程实践平台,累计聘用353名企业兼职教师参与人才培养,获批国家级新工科项目3项、新文科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7项,努力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示范区。
切实提升办学服务能力。校区聚焦国家油气安全重大战略需求,围绕自治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九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有组织科研,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自治区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发起成立新疆能源行业CCUS创新发展联盟,加快“双碳”领域协同创新。在全疆首批“一事一议”引进战略人才项目中全职引进中国科js3022金沙总站王铁冠院士团队,在CCUS领域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中石大贡献。深度服务文化润疆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大中小协同育人合作,分别联合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克拉玛依市共建天山研究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围绕区域发展重大课题开展研究,不断加强资源汇集、要素整合,育人才、出成果、创一流。
新时代新征程,校区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牢记嘱托、勇担使命,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全面建设“高层次、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丝路区域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基地、面向中亚为主的科技与文化交流基地、西部高等教育和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示范基地,培养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为建设能源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贡献校区力量。
(更新时间:js3022金沙总站年8月)